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深圳市检察院 王斐斐:回忆越久、越细,感怀便越浓郁

时间:2023-10-10 来源:中国法事网 作者:李佳芳 李俞青

  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深化新时代检察对口援助工作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检察院、赣州市检察院于2022年6月签署了对口援助结对共建协议,开启了双方交流合作的新篇章。2023年,深圳市检察院派出首批3位检察官赴赣州市检察院跟班学习,本次为您呈现的是王斐斐同志的心得体会。

  我是来自第七检察部的王斐斐,非常幸运搭上了“结对共建”的第一班列车来到了有着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人民检察制度起源地之称的赣南地区。近两月的时光,短暂而又匆忙。此刻,独自坐在办公室翻看着赣州检察同仁们送我的离别纪念册(《两月赣南行.一生赣南情》),一幕幕缓缓在心头流淌,很多画面竟然都如昨日般新鲜清晰。回忆越久、越细,感怀便越浓郁,心中渐渐生出许多不舍,许多遗憾,但更多的还是庆幸和感激。

  业务共建篇

  8月16日下午,我怀着欣喜和忐忑的心情与赣州市院的领导同事们一起坐上了开往赣州的高铁。赶到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后,我见到了热情好客的赣州检察人,一张张朴实的笑脸中都透着对我们的欢迎。报到后,我被安排在第五检察部。这里还有个小插曲,最初通知我负责的是控告申诉检察工作,在高铁站候车时赣州市院人事处领导向我提及了赣州民事检察部门案多人少的情况,并征询我的意见是否可以支援;当然,结对共建工作本来就是哪里需要去哪里,我欣然接受了工作的临时变动。

  到了五部,我真正感受到了赣州民事检察工作的艰辛。负责民事检察工作的第五检察部包含部门主任在内仅有2名员额检察官,今年上半年受理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12件,所办案件总数占全市总数的78.87%。而赣州所辖19个基层院均没有专门负责民事检察的员额检察官,大多还要负责行政、公益诉讼工作,办案、总结、对下指导,民事检察的工作压力可见一斑。

  到了五部,我也更加理解了结对共建工作的现实需要。结对共建就是要凝心聚力、提质增效、共促提升。记得启动仪式座谈会上,我给了自己三个定位:一是融入团队,扛起责任。二是做好桥梁,做好特区和老区之间好的经验和做法的传递。三是严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紧紧围绕这三点,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一起参加多种类型案件讨论,碰撞办案思维,发现新的监督点;一起前往公安机关刑侦、经侦、法制部门以及法院立案、民事、审监部门就相关办案标准展开深入讨论,适时向赣南政法同仁们阐述深圳的办案理念、办案思路,逐步达成共识;一起讨论典型案例的撰写,提炼亮点突出思路,最终获得江西省院的认可;一起对某县危险废物监管不力怠于履职案赴某局进行座谈,并现场督促履职、磋商解决方案;一起开展检察听证工作,一起探讨听证流程、制定听证计划、参与主持听证、化解矛盾;一起加入办案组,到石城等院参与虚假诉讼系列案件办理,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一起到全南、定南、龙南、宁都、兴国、瑞金等基层院座谈交流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实时交流特区检察工作经验、解答办案疑惑……

  民事检察监督案件系统庞杂,涉及的法律关系纷繁复杂,除解决个案争议问题外,更多地还应思考如何进行类案监督,如何更好地将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基于此思考,在赣州市院组织的全市检察机关业务培训和交流研讨会上,我结合从事过“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工作经历围绕四大检察融合履职专题进行了集中授课。主要向赣检同事们介绍了“四大检察”之间的关联模式,以及如何找准融合接口。重点介绍了深圳检察机关积极利用政法委所推广的“党建引领数字治理”平台中的“党建+科技+治理”优势,与“大数据法律监督社会治理系统”工作紧密结合,延伸检察监督基层触角,从而推动四大检察工作纵深发展的典型案例和所取得的实效。

  在张某某司法救助一案中,张某某案发后回到了户籍所在地赣州市南康区。深圳检察机关为提升救助效果在开展市区联合救助的基础上准备进一步开展跨省救助工作,考虑到我正在赣州市院参加岗位锻炼,便指派我作为市院承办人和龙华区检察院一起联合南康区检察院开展跨省救助,目前司法救助金已发放至张某某手中,从特区到老区,深赣检察人共同传递检察为民的司法温度。

  学习篇

  到了赣州检察,我看到了他们面对工作认真细致的一面。在来之前,赣州市院人事部门的领导同事们综合考虑了交通、安全等因素早早确定了住所,来之后详细介绍了周边环境,在交流期间经常主动关心我们是否有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不适,每一处都展现了他们面对任何工作细致耐心的态度。这段时间深入参与了五部支部学习、案件讨论、公开听证、接访等等,他们对每个案件的争议焦点、每个法律用语、每个工作流程都经过严谨考虑和细致审查,每次开完听证会、接访完群众还会对工作进行复盘总结。虽然这样会让工作更加繁杂,但正是因为他们这种精细的工作要求,才牢牢守住公平正义的防线。

  到了赣州检察,我看到了他们面对工作永远阳光心态的一面。面对案多人少的压力,五部的兄弟姐妹们每天都是精神充沛,饱满热情的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就算有点小情绪、小困难,大家也是开个玩笑一笑而过,他们经常笑称“无奋斗不青春”。分管领导邹检在我们需要去公安去法院沟通协调案件时都会带队前往;刘主任每天会抽出时间和大家一起复盘工作,查缺补漏总结提升;原资深法官的嘉哥作为办案主力,面对系统案件数心态极佳地说着案件总是能办完的;莹莹面对堆积如山的各类材料仍然微笑着从容处理;小玉每天行色匆匆忙前忙后几乎没有一刻得闲还会在下班后发现赣南美食与我分享……他们积极化解工作畏难情绪的阳光心态也将永远激励、影响着我。

  到了赣州检察,我看到了他们面对群众工作求极致的一面。面对如此大的案件量,五部的同事们始终以热心、耐心、诚心、细心应对申诉人诉求,做到“能听证、尽听证”,每案必接访,每案必咨询,细致办好每一宗申诉案件。其他业务条线同样把释法说理、化解矛盾纠纷贯穿办案全过程。2022年,赣州检察工作群众满意度为99.4%,位列全省前列。可谓把寻乌调查做到了群众心中,以检察温情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感恩篇

  首先,感恩组织给予我们进一步锤炼自我的平台。让我有机会用另一种方式体验检察工作的多面,用另一种视角审视检察工作的多维,用另一种心情去感受检察工作的多元。这次能够前往赣州开展检察业务共建、深度参与检察办案,我感到非常荣幸,这些经历弥足珍贵,不仅给我的检察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和干事创业的活力。

  再次,感恩深赣两地领导同事们对我的高度信任、工作上的大力支持,生活上的温情关怀。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们政治品质得到磨砺、初心使命得到升华、能力素质得到提升。今后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遇到什么困难,这都是不竭的力量源泉。

  总结篇

  赣南之行,我们以担当诠释忠诚。期间,一直被身边的同事们感动着、激励着。作为受组织选派的业务共建干部,是身份更是形象,是荣誉更是责任,必须主动学习、主动融入、主动作为,以实际担当让组织放心。

  赣南之行,我们以实干践行使命。从最初的在赣检能干什么,到结束时的我们能给赣检留下什么,我们凝聚共识,在理念、资源、思维方面碰撞、对接,在数字检察、品牌创建、案例培育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深赣检察机关结对共建”的桥梁优势,加强联系沟通,把结对共建工作的“接力棒”顺利传递下去。

编辑:刘娜

相关阅读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中国法事网 zgfs.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