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再掀“严打”风暴
金秋10月,农民丰收季节。这一年秋冬交潜之际,临湘县坦渡乡的干部们又麻起胆子来到了晓源村。晓源村又称晓源畈,位于坦渡南面,与湖北赵李桥相邻,整个村子北面临山,南面向镇。晓源畈里居住着五六百人,全姓贺。也许是贺家里曾出现过十几名伪军司令官的缘故,也许是与赵李桥镇依近的缘故,年轻伢子自小就练大了胆量。到了他们成年的1989年,有些人竟结伙在村里乡里横行霸道,他们出门就闯祸,随意殴打人,上下十里的老百姓闻到“晓源”二字,如谈虎变色。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聚众对抗政府。五年来,该村应上交的农业税收及征购粮,均一毛不拔,粒米不交。凡上门征收的干部,不是被骂得狗血淋头,就是被打得头破血流。尽管如此,干部们还得上门,还得履行他们的职责。那日,干部来了,但他们的心早已悬在了半空中。果然一泼妇乱骂一顿,然后几个年轻伢子登场了,他们指着干部的鼻子凶狠地说:“晓源的路不是你们走的,晓源的粮不是你们收的,我数三下你们不走,就打断你们的腿。”
“一……二……三……”三声狼嚎过后,四名干部没一人后退半步。也许是干部的坚强与刚毅惹恼了这帮不法之徒,他们真的操起家伙向干部们扑来,干部们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
岂有此理!对那伙无法无天的不法之徒,派出所民警早恨之入骨。坦渡派出所所长魏巨鹏立即组织警力,开展调查,搜集证据,很快以贺飞为首的九名成员报局批准为收捕对象。那日,派出所与政府组织四十余名干部兵分三路进驻晓源畈,结果人未抓到,魏所长、乡党委副书记、武装部部长及多名干部遭到围攻而被打伤。动手打人的那帮人,竟没将警察放在眼里,他们将所长的警帽打掉后,还用脚乱踩一顿。
谌四维听完派出所和乡政府的汇报,没有发火,只从痛苦的内心深处吐出了一句话:“再掀‘严打’风暴,坚决绳之以法。”
第一步,谌四维与派出所魏所长向市政法委汇报,向主管政法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文建国汇报。
文建国副书记听完汇报后,拍案而起,当即下令:“公安局要以最快的速度打掉这个犯罪团伙,莫说是一个晓源畈,就是十个晓源畈也要将它治理下来。”
第二步,谌四维亲自部署收捕前期侦查工作。以刑侦力量为主体,坦渡派出所密切配合,依靠当地党政干部、共产党员在坦渡全乡、晓源全村开展秘密调查取证工作。就如何具体开展至关重要的调查取证工作,谌四维作了三点指示:“首先,以暗访的形势走访群众,不着警服,便装深入各家各户;其次,发现案情,做好搜集证据工作,做到铁证如山;最后,行动绝对保密,谁泄密就与同伙共处。”
办案民警带着谌四维之令,在坦渡、晓源拉开了天网。
谌四维在机关坐卧不宁,常在子夜时分驱车前往坦渡派出所。对办案民警搜集的每一条线索、每一个证据、每一件案子,他都要细细过目,认真审核。熬夜,他已习以为常。
第三步,实施收捕。谌四维一呼百应,他组织了一百名公安、武警官兵,组织了几十名乡政干部,调动了二三十台车辆。
这伙为非作歹之徒,犯下累累罪案,他们手持木棒、尖刀、火药枪,行至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天下。打手贺老二,长得牛高马大。那天,他们一伙行至坦渡街,见刘家墩一青年看了他一眼,他不高兴,开口就骂,出手就打,打得那青年口吐鲜血。打过之后,他们又登刘家的门,找刘家父母要工钱,说是他们的儿子在路上碍了他们的事,误了他们的工。面对这帮穷凶极恶的家伙,刘家人只好出钱息祸。还有一次,坦渡街上刘氏家办喜事,谁知新娘未进门,他们先坐上了三大桌,狂叫乱嚷,要吃饭。客家怕惹出祸来,只好上菜让这帮人酒足饭饱后离开他们家。据初步了解,这帮恶势力涉案40余起。
凌晨4时许,晓源畈被收捕民警、干部围住了,21名在家的涉案人员全部落网,兵临城下,无一人出面阻拦,每抓一个,均用绳子将其捆得严严实实。他们没有被立即押走,而是等待天明在全乡示众。
天明了,晓源畈热闹了。谌四维接着组织在晓源村收粮、收税,家家户户没有人不依法交粮交税,乡政府派来的大卡车,装了一车又一车。五年的征收任务,一个早上,全部交齐了。
不久,刑场上响起了枪声,贺飞被判处死刑,贺老二被判死缓,其他贺家同伙分别被判处3至15年有期徒刑。
“严打”风暴刮过,晓源畈太平了,坦渡太平了。
十三、组建特警队
滚滚长江水,千百年来水患无穷。时值1986年,老天爷一发怒,长江洪水肆意而来。堤岸飘起了水浪,那水浪让临湘人惊呆了。倘若溃堤,堤下十万民众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好在千军万马上阵,长江大堤才化险为夷。
吃一堑,长一智。长江洪峰过后的第二年,临湘人民又千军万马上大堤,不是抢险,而是加固大堤。在浩浩荡荡的施工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人称桃林人。桃林人因姓氏集中,家族观念浓,在家、出门都争强好胜。桃林人居住在江南镇四合村,由于他们的天性所在,常与当地人产生摩擦,尽管是打狗偷鸡之类的小事,但江南人看着不顺眼,想着不顺心。于是他们仗着门口三尺硬土,敢说,甚至敢骂。对此,桃林人将这口气往肚里咽,他们没有硬顶乱来,因为他们在等候撤兵的日子,那日子就是复仇之日。
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桃林人“放起身炮(意在走人时的不良行举)”的消息传到了县委书记郭正初的耳朵里,当即郭书记考虑的是如何提前做好撤兵期内的安全防患工作,他自然想到了谌四维。谌四维奉命领兵来到江南。身临其境,谌四维仿佛闻到了长江南岸散发的开战火药味。长江人祖辈嗜好打猎,常架台铳放倒野鸭。台铳可打鸭,也可打人。他们看穿了桃林人的心底,于是也暗暗准备火药与台铳,一旦需要,他们随时迎战。
撤兵的日期指日可待,谌四维和他的部下们整天在人海里穿梭,费尽苦心在双方人群中讲道理、讲法律、讲政策、讲这讲那。或许江南人会听得进,当一回事,收回台铳,偃旗息鼓。而桃林人就难料了,他们有可能执迷不悟,一意孤行。
针对问题的严重性,谌四维建议从岳阳市调来武警,共同配合,稳定大局。然而县里有关领导另有看法,他们不调武警,不搞那些兴师动众的事,最后决定,还是靠自己发现苗头,及时消灾。
撤兵的日子到了,谌四维如蹲在火山上,他怕矛盾一触即发,酿出血案。尽管他坐镇指挥,尽管他严密部署,但他还是担心,担心人手少而顾及不了那么多人,那么大的地盘。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四合村浓烟滚滚,烟雾冲上了蓝天,十几间民房被桃林人纵火,那里有灭火的、看热闹的、趁火打劫的,人山人海,那场面有枪不能使,有人不能阻。
烟雾中,混乱中,桃林人轻轻松松地走了,留给谌四维的是愤慨、苦恼和冥思。他思什么?思公安如何应对这复杂非凡的局面,如何现场制止那批蛮横无理的害群之马。
突然,谌四维脑海里浮现出一支能征善战、力挽狂澜的队伍,号称“飞虎队”。不!香港称之为“飞虎队”,临湘就叫“特警队”。这支队伍肩负特殊的使命,执行特殊的任务。江南事件,如果有这么一支特别的队伍出现,谁还敢胡作非为?现场不能使枪用刀,怕误伤群众,就用特警拳脚功夫,那功夫随身所带,随时可用,有了这支队伍,一个顶十,必定威震一方。
临湘公安史上,前人没做过的他谌四维要做。为将遐想变为现实,他先在本局召开党委会,全体党委成员无不为局长的设想叫绝,内部全票通过。接下来一纸报告摆到了县委书记、县长、政法委书记的案头。随着报告而登门的是谌四维,他怕那报告被书记、县长们随意处置,或是久放不予处置。他要亲自给主要领导重叙一遍,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县里的主要领导看过报告,听过谌四维的“演说”后,没人说他是个“马虎”,而全都赞他想问题想到了点子上,想出了新招。紧接着,市委常委研究决定,成立“临湘市公安局特警队”,18名成员的编制由县编委解决,县财政拨付工资,人员公开从社会上招聘。
公安招特警的消息传开,全县不少年轻的有志之士来了,他们都想加入公安特警行动。一切公开公平公正。为选拔优秀人才,在面试、笔试、武术等多个环节中,县里主管政法的副书记文建国、副县长李开龙自始至终亲临考场,并与评委集体拍板定员。最后一名武术教练,迟迟没有合适的人选。文建国副书记向公安推荐了一个人,他叫汪佑平。说来也巧,那日,文建国在大街上,见到一起斗殴事件,他眼前三四个青年倒在地上,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鼻孔里血直冒。“这还了得,大白天行凶,非将那打人者绳之以法不可。”
打人者就是汪佑平,汪佑平有一身好功夫,他在少林寺苦学几个春秋,曾在全省武术散打比赛中获过冠军,在全国头撞石碑比赛中摘取第二名,后来汪佑平在县里办武馆,其生意也很红火。他爱打抱不平,拔刀相助。公共汽车上,几名扒手扒走了一位老太太的钱包,被汪佑平看见,当即他令四名扒手将钱还给老太太。谁知四个扒手见汪佑平个头不高,貌像农夫,且又孤身一人,自然不将他放在眼里,并且要教训多管闲事的这位“农民”。孰料他们拳脚刚出手,自己倒挨了汪佑平的一顿拳脚。文建国知其底细后,大赞汪佑平是个有正义感的青年。
公安招特警,要的就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功夫。
汪佑平听说是县委副书记点名招特警,乐了,立即关闭武馆,一心从警,从此当了特警队的教官。
临湘公安特警,由此而成立了。
成立大会特别隆重,县里的书记、县长和各部、办、局“一把手”都参加了,硕大的标语大街上无处不有。郭正初书记亲自宣布特警成立,接着全副武装的特警进行队列、武术、绝艺等项目表演,以展示特警风采,《临湘报》、临湘电视台大规模地进行了宣传报道。
临湘人知道了临湘公安有了一支特别的队伍。养兵千日,用在一朝。谌四维知其深奥之理。他为培养这支新生力量,年轻的队伍,可谓不惜重金。后来临湘特警的成绩有目共睹,在特警队队长刘怀清、武术教练汪佑平的执教下,特警政治和业务及体能素质十分过硬。那年,临湘特警代表岳阳市公安局参加全省公安特警比赛,荣获五项全能冠军,并获团体第一名。那些年的特警工作,可谓威慑一方。特警们在反恐、平乱、追逃、惩凶等护卫临湘安宁的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让不法之徒闻风丧胆。
临湘特警在湘鄂边境,在三湘四水,名不虚传,名闻遐迩。
特警功不可没!
十四、“枪下留人”惹火上身
1992年冬,天气特别寒冷,屋檐上滴下的雨水转眼就结成了冰柱。已是寒冬腊月了,谌四维要去走访一户特殊的人家——桃林镇东湖村陈氏家,陈家儿子陈先敏犯了重罪,已被关押,过年了,得先去安慰安慰陈先敏的父母。当他正准备出门时,突然接到岳阳市公安局局长彭胜前的电话,要他火速去岳阳市公安局参加紧急会议,谌四维想问明是什么会议如此紧急,他还未开口,彭局长挂了电话。
命令如山,谌四维速速跨上北京吉普车,直奔岳州府。
会议还未正式召开,紧张的气氛特别浓,会议室如一个大罐筒,空气都凝固了。没人多嘴多舌,闻不到丁点儿声响。谌四维见这场面,心中也没底,为了弄个明白,他凑到彭局长跟前悄悄地问道:“是什么紧急会议?”
彭局长也悄悄地回答:“是‘严打’会议,春节前,要公捕公判一批,还要抓一批,杀一批。”
此时,谌四维担心临湘的陈先敏,他又悄悄地问:“临湘有没有杀头的对象?”
彭局长没吱声,他打开包,取出黑色的日记本,翻开其中一页,递给谌四维。谌四维端着本子速速过目,全市处决16人。其中临湘3人,陈先敏的名字出现在他的眼眶里。
见此名,谌四维心里一惊,随后,他放下本子,在彭局长的耳根低声道:“局长,我有个重要事向你汇报。”
话毕,谌四维拉彭局长出门。走廊里,谌四维简单地汇报了重要之事:
桃林东湖陈先敏在长塘参与打架,致一人死亡,凶手二人,其中陈先敏负案外逃。在办理案件中,湛四维亲自主持召开陈家亲属会议,会议上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请其亲属规劝陈先敏投案自首,争取政府的宽大处理。陈母当即下跪,哭着问:“如果先敏回来了,要不要他的命?”谌四维没有肯定地回答能保他的命,而是拐道弯地回答,政府是从宽对待他的,从宽就有保命的可能。陈母听着,双手抹去泪迹,说:“局长,我听你的,我去找他,要他投案。”之后,陈母将陈先敏带到了公安局,带到了谌四维的眼前。
陈先敏被关押后,谌四维一直担心他的判决,不承想,如此之快就被判处死刑。对此判法,谌四维自然有话要说,说的是法律应给予投案人一个从宽的考虑。
最后谌四维颇为严肃地问:“这个人怎么能杀?”
这是个大事,彭局长急了,急得反问:“你这个‘马虎’,怎不早说?”
“是我马虎,我不晓得判得这么快。”谌四维说。
“好,咱们会后一同去中院(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彭局长说完速速登台开会。
会后,彭局长与谌四维火速赶往中院,直奔李炎生院长办公室。经打听,李院长出差未归,随后他们找到主管刑庭的副院长彭万清。谌四维面对大法官,掏出了心里话:做犯人家属的思想工作,这是我们公安的一点“核武器”,如果这个“核武器”不生效了,那我们公安,甚至我们的政府就会丧失威信,不被信任。彭副院长听罢觉得在理。不过他叹道:“你们早来一步,也许有回旋的余地,今天已派人去高院(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拿死刑命令去了,他们已离开高院。”
死刑命令已下达,这意味着陈先敏要立即被执行枪决。
此时,谌四维的心在打战鼓,情急之下,谌四维问彭副院长:“是否还有办法可想,哪怕是一线希望?”
彭副院长没有回音,好像在沉思。谌四维看得出,彭副院长犯难了。是啊!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谁还有回天之力可以更改?法律,非同儿戏,这已是不可能的了。
谌四维在焦急中没有马虎,他仍抱一丝希望。
此时,彭副院长拨通了省高院有关领导的电话,汇报了陈先敏投案的有关案情和公安局局长的意见。
好一阵,对方领导作出了指示:“死刑命令暂缓执行。”
谌四维的努力,延续了死刑犯陈先敏的生命。
十五、“金点子”
大云山脚下的贺畈派出所那栋房,就是靠谌四维的“三点子”经验建起来的,那是他任副局长时的事儿。而今他当局长了,在解决基层建房的问题上,他要继续推行他的“三点子”招法。
1984年年底,临湘县实行一乡一所,全县21个乡镇23个所、队(含交警中队),仅有5个派出所有房子有院子,另18个所、队均上无片砖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部在各乡镇借房办公。
面对基层基础建设的薄弱环境,谌四维日思夜想,如何使派出所有一个自己的“窝”?他觉得“三点子”最有效,也最合理,于是他决定采取“三点子”措施,各个突破。他将主管县财政大权的副县长李开龙请进了公安局。李副县长一进门先去看看谌四维的办公室,看那把属于他的椅子还在不在。谌四维告诉他,那把椅子退休了,所有办公室的破烂沙发都退休了。李副县长问,“哪来的钱”?谌四维毫不隐瞒地答:“找人化的缘,不然,你给我换了新的,部下还是旧的,我坐上去也会针刺屁股。”
“你局长有本事,还请我来搞嘛哩?”李开龙笑道。
“这回请你来是解决大问题。”谌四维认真地说:“还有18个所、队借房过日子,他们得有个‘家’,我现在有个好方法向你汇报,题目叫‘三点子’。”李开龙一听,觉得此法可行,但有所犹豫,因县财政紧张,没有那么多钱投入建派出所。谌四维看出了县长的心事,他解释说:“并不是让财政一次性解决那么多所、队的问题,而是分批逐步解决,这样财政压力不大,两三年之内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李开龙是开明的领导,他拍板同意,针对所、队的大小,每个单位拨款二至三万元。
县财政一点子解决了,乡镇如何?谌四维不搞电话联络,而是亲自登门拜访。
谌四维一口气跑了十几天,这十几天并非走马观花,而是脚踏实地见实效。他要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开口表态,一表态拿出一至二万元;二表态无偿批块土地。这些都做到了。最后选址,他谌四维必到不可,他说:“建一个所不易,一定要建到方便于老百姓的地方,倘若建在偏僻之处,让老百姓多弯一步,我心里也不舒服。”至于自己拿一点,这一点最难,谌四维的法子有三条:第一条是自己勒紧裤带过日子,省吃俭用。来客不上街进馆,自家的所有会议禁止用餐。这一来,嘴巴上就能省上一大笔。第二条是依法创收,依法创收的银子虽上缴财政,但经他与县里的官员和财政部门协商,适当返回部分可以用于基础建设,故年头至年尾也有一笔可观的数目。第三条是向岳阳、向省厅报告,上级也会解决一些。三条路子一走就通,吹糠见米。
“三点子”的实行,两三年间,谌四维的脸上露出晴天的光亮,18个所、队全部起了楼房,有了院落,而且是独立院落。临湘一乡一所、一所一院落在洞庭湖区,乃至三湘四水间,都是出类拔萃的。
岳阳市公安局局长彭胜前察看临湘公安建所的情况后,大赞“马虎”局长的“三点子”经验是最实际、最有效果的经验。他不仅在大会小会推广其经验,还将“三点子”经验用书面材料发至全岳阳市局公安机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并发至省公安厅。省公安厅李厅长阅后,又速批发至全省各级公安机关。
诚然,一个县级公安局的“三点子”经验,为本地,也为岳阳乃至全省的公安部门强基固本走出困境,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三点子”经验,在芙蓉国里产生了效应。
李厅长高兴地夸赞道:“临湘‘马虎’局长的‘三点子’就是‘金点子’!”
编辑: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