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安徽省含山县纪委监委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一线走访,推动“粮田”变“良田”。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环峰镇城北村水稻收割现场了解相关情况。欧宗涛 摄
本期嘉宾
余世明 湖北省襄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樊兆兴 陕西省宝鸡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吴述林 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切实做到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各项事业。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把七种思维能力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本期关注战略思维,我们采访了三位地方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体现着对战略思维的深刻把握运用。对此,您有哪些思考体悟?
吴述林:战略思维就是从政治、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认识事物,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要求“站在事关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是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的根本战略保障。要将自我革命置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大战略背景中加以把握,既善于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清自我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又保持战略定力,认识到当前处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只有坚定不移反腐败,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先进纯洁,才能走稳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余世明:战略定力是战略思维的重要体现。定力是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清醒坚定、坚韧执着、守正笃行的坚守能力。着眼艰巨使命任务、严峻复杂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反腐败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告诫全党“反腐败斗争必须坚定不移,任何犹豫动摇、松懈手软或半途而废,都将犯颠覆性错误”。纪检监察机关要保持战略定力,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顽固性、反复性,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定打赢反腐败斗争的必胜信心、如磐恒心、坚强决心,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努力取得更大成效,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樊兆兴:战略思维是观大势、谋全局的思想方法。把握运用战略思维,就要做到整体性、系统性思考,站在全局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孤立地看问题,不能零敲碎打,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党的自我革命是全方位、多层次、体系化的推进过程,必须从战略上进行思考谋划。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九个以”的实践要求,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等各方面要求,体现了党的自我革命在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在提高认识、增强党性、规范权力运行、从严监督执纪、履行管党治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到位。这些重要论述,都抓住推进自我革命最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重要问题,不同方面内容互相呼应、精神高度契合,既各有侧重又相互支撑,构成互相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统一体,是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顶层设计、深刻战略部署,体现了高瞻远瞩、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
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中,应如何更好把握运用战略思维?
余世明:坚持战略思维方法,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大局,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是要把准方向。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切实用以统领纪检监察一切工作,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长远、大势和规律上作出的战略考量,把握党的自我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坚决扛牢“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的使命担当,从严监督检查、从严正风肃纪、从严反腐惩恶。二是要做实职责。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根本保证,找准找实服务保障的切入点着力点,以强化政治监督压实各方责任,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以严管厚爱结合激励担当作为,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力量。三是要锚定落点。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扭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战略任务,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要领域、重要环节,加强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监督检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樊兆兴:用战略眼光谋划全面从严治党思路布局,要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管党治党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与党和国家事业同频共振。要在学习与实践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坚定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的决心与信心,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战略擘画,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和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任务,既保持对腐败问题零容忍的战略定力,又强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主动,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证。要锚定政治监督根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既纠正执行偏差,更深挖思想根源,以政治监督保障任务落实。要统筹“惩、治、防”,一体推进“三不腐”,打出高压震慑、建章立制、教育转化“组合拳”,坚持力量向办案一线倾斜,对腐败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破除各种心存侥幸、抱有幻想的错误期待。同时,推动查办案件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融合,推动持续完善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
吴述林:管党治党越有效,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就越有力。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将政治意识贯穿纪检监察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切工作都必须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抓,不断强化令行禁止的纪律要求与服从大局的政治自觉,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要胸怀“国之大者”,做实政治监督。更加主动将监督工作放在大局大势中思考谋划,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系统谋划,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建立健全“发现—交办—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二是强化严管严治,推动风清气正。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着力强化党性锻炼,一手抓思想、塑形象、立标杆,一手抓警示、明底线、促敬畏。建立健全经常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机制,加大风腐同查同治力度,持续释放一抓到底、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三是高压惩治腐败,服务发展大局。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严肃惩治政策空转、资产流失、资源滥用和资金浪费等问题,有效清除影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障碍。
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监察干部应当从哪些方面提升能力?
樊兆兴:一是要锤炼保持战略定力的能力。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肩负起党章和宪法赋予的使命,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要锤炼敢于善于斗争的能力。善于拿出实招、硬招,动真碰硬、真刀真枪地斗争,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重拳出击、一寸不让,坚持风腐同查同治,从严惩治“蝇贪蚁腐”,不断提升工作质效。三是要锤炼久久为功抓落实的能力。涵养历史耐心和长远眼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从具体业务中把握客观规律,在循序渐进中抓好工作落实,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查处、一项项监督举措落实,积小胜为大胜,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中发挥更大作用。
吴述林:运用战略思维推进纪检监察工作,关键在于提升“想得深、抓得准”的能力。一方面,做到“想得深”。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用以观察时代、把握规律、指导实践,从而在纪检监察工作中想得更深、看得更远。善用辩证思维,全面、系统、发展地看待问题,准确把握党的自我革命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既看到成绩,也看到问题,既抓住重点,也兼顾各方。在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认真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谋划工作、推动发展,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方面,做到“抓得准”。要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式,精准识别问题本质、把握工作规律。坚持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将个案置于行业领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准确把握风腐一体的辩证关系,推动各类监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打破路径依赖,善用创新思维,主动适应新征程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探索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监督手段,提升从海量信息中精准发现问题的能力。核查问题时不仅要“顺藤摸瓜”,也要学会“由果寻因”,从异常结果反推权力运行的风险点和制度漏洞,推动从事后惩处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督转变,实现查办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余世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纪检监察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把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能力,贯穿于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国之大者”“党之大计”了然于胸,明确和立足自身的职责定位,善于从政治角度把握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用意和要求,善于用科学理论和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任务发展变化、谋划推动工作。强化政治机关意识,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两个仍然”的重大判断,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断清除“蓝藻”“淤泥”,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扫除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