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用生命践行司法为民初心——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韩旭辉

时间:2024-12-24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吴坤纯

  光明日报记者 俞海萍 杨珏 李建斌 光明日报通讯员 吴坤纯

  卷宗、证件、药片和剃须刀,这是韩旭辉每次出差带的几样简单物品。和往常一样,他背着毛了边的军用样式的斜挎包,踏上外出办案的路途。

  从山西长治到晋城,从晋城到临汾,再从临汾到永济,韩旭辉和同事奔波700余公里,去外地4个监狱开庭,审理5起案件。2023年3月8日晚,在出差的最后一站永济市,连日劳累的韩旭辉突发疾病,倒在宾馆床上。那一刻,他手里还紧紧攥着第二天开庭要用到的材料。次日凌晨,韩旭辉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韩旭辉生前系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人民法院一级法官。33年司法事业、17年基层人民法庭历程、3000多件案件……59岁的他在距离退休不到4个月时,倒在了办案一线。巍巍太行见证了韩旭辉的奋斗坚守,以及用生命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

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

  听到韩旭辉猝然离世的消息,长治市马厂镇张庄村的王良芝撩起围裙,擦拭着迸出的泪水,哽咽不已。

  年近七旬的王良芝,是韩旭辉生前办理的最后一批案件中的一位原告。十多年前,她和老伴儿在当地一家水泥厂打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因犯罪入狱,工人工资也没了着落。王良芝本以为7000元工资要不回来了,却听说有和他们情况一样的工人在马厂法庭法官的帮助下拿到了工资,她和老伴儿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法庭起诉。

  韩旭辉离世前出差的其中一站,就是为了王良芝老人的案子。出差前,韩旭辉对同事们说:“我快退休了,把手头这几个案子办好,我的心里就踏实了。”

  其实,王良芝已经是这起系列劳资纠纷案中第220个案件的原告。这一系列的案子并不复杂,难的是如何真正帮工人要回辛苦钱。10年间,这起系列案件陆陆续续开庭上百次。韩旭辉作为主审法官,四处奔波,反复核实、沟通和协调,操碎了心。

  “老韩就是我们心中的一杆秤!”“没有他,我的赔偿款怎么可能那么快到账。”“老韩一点架子都没有,说话特别和气。”……这些话语,都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心声。

  从法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执行局副局长、立案庭庭长、人民法庭庭长,再到退出庭长岗位继续在办案一线工作,韩旭辉办好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温度。

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马厂法庭是潞州区人民法院管辖范围最广的基层法院,辖区内企业多、村镇多、人口多。来到法庭的当事人大多是附近村子的村民,闹的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琐事。

  多年来,韩旭辉在开庭前总要坐在旁听席或者书记员的位置,和当事人唠家常,了解双方矛盾起因,尽可能地缓和分歧和争执。实在调解不成以判决结案的,他也会在庭审结束后耐心劝解、释法说理,让胜诉方理直气壮,败诉方心服口服。

  2016年,马厂镇张庄村的一对邻居因宅基地建房纠纷吵得不可开交,村委会几经调解未果,最终案卷摆在了韩旭辉桌上。韩旭辉带着皮尺、相机、图纸等工具,多次现场勘验双方宅基地,向双方当事人、村委会了解争议始末,还到附近其他村民家中寻访。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两家也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了,互相体谅体谅。”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韩旭辉对这起纠纷作出判决,讲清了其中的是非曲直,解开了老邻居心中的疙瘩。

  “先坐旁听席再坐审判椅,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先断家务事再释法理情,先摸准良心再倾听民心,先上公正轨再开效率车。”这简短的5句话,形成一套“五先工作法”,是韩旭辉扎根基层人民法庭17年的缩影。在一次次法槌的起落间,案件公正裁判,定分止争,案结事了。

为司法事业燃尽光和热

  2022年4月,韩旭辉主动向法院申请,提前从庭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以便年轻同志快速成长。在离任仪式上,他谈到自己始终坚守在司法一线的原因——

  “是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是着法袍、敲法槌的神圣感;是判决中坚守公平公正的责任感;是定分止争的快乐感。”

  潞州法院法官马晨辉是韩旭辉一手带出来的徒弟。马晨辉还记得工作疲倦之时师父的开导:“你要把自己锻造成为‘太阳’,照亮法庭,温暖他人,自能扫除所有阴霾。”

  辞去庭长职务后,韩旭辉继续留在基层法庭工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审理办结民事案件200余件。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奋战在办案第一线。

  2023年3月9日22时,运载韩旭辉法官遗体的警车驶过他坚守了一辈子的法院,许多法院干警、同事、附近百姓都不约而同地来送他。

  大家还不知道,韩旭辉亲手制作了茶叶罐,准备退休时送给同事们;韩旭辉也不知道,妻子和女儿悄悄为他刻了书法印章作为退休礼物。

  他曾经跟家人许诺:“等我退休了咱一家人去旅游,好好养我的花。”

  但是,这些礼物和承诺都没有来得及实现。

  在追悼会上,女儿韩雁南见到了许多素不相识的人。有父亲曾经为之排忧解困的群众,有与父亲一起奋斗多年的同事,有当地乡镇基层的工作人员。从他们的悲痛和追忆中,雁南对父亲忙于工作而疏忽家庭的不理解、委屈和埋怨逐渐随风而散了。她最想对父亲说上一句:“爸爸,我也要像您一样踏实努力、正直善良,我想成为和您一样的人。”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4日04版)[责编:杨煜]

相关阅读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中国法事网 zgfs.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