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批民调又称批令调解,即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将矛盾纠纷状诉至衙门,州县官在经过初步审查后认为案情简单,没必要由官府进行审理,便将案件批给合适的民间调解组织或个人
2024-11-01 09:38:04
2024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有效推动了粮食安全保障法治化进展。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虽未明确提出“粮食安全”的概念,但鉴于
2024-10-31 09:25:28
近年来,数字法学的研究如火如荼,并被2023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作为要加快发展的新兴学科所肯定。数字法学因为跨文科和
2024-10-30 10:07:13
孔子曾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清代学者刘宝楠所著的《论语正义》解释为:“听讼者,言听其所讼之辞以判曲直也。”《周官&middo
2024-10-29 14:57:05
张家山汉简是于1983年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竹简,其中包括《历谱》《二年律令》《奏谳书》《脉书》《算数书》《盖庐》《引书》和《遣策》等八种,涉及汉代历法、法律、军事
2024-10-25 10:27:51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衍生了大量的新业态就业形式。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为论述方便,并与传统劳动者区分,以下简称平台从业者)
2024-10-23 09:1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司法事业,是在革命战争的特殊时期酝酿形成的,在革命根据地艰苦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体现了我党的司法工作者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形
2024-10-22 09:48:05
獬豸是中华法律文化的典型象征物,其既是法律严明的标志,也是执法官清廉公正的化身。作为一种符号化的艺术表达,獬豸与法律之间相伴相生,互为表里,传递出法律威严、
2024-10-21 14:40:35
春秋时期,管仲曾言:“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听治不公,则治不尽理,事不尽应。治不尽理,则疏远微贱者无所告诉。事不尽应,则功利不
2024-10-21 14:40:07
宋代学者吕本中在《官箴》里指出:“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我国古代地方官员既是行政官员,也是司法官员,“清、慎、勤”成为古
2024-10-17 09:54:21
图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秦可卿。资料图片 《红楼梦》中,暗示贾家将会获罪、抄家的是第十三回秦可卿临终给王熙凤托梦的情节,这一玄幻描写,竟然也与法律有关。 托梦情节
2024-10-14 10:10:19
图为李大钊书赠友人对联手迹。资料图片 李大钊一生短暂,却著作甚多,留给我们丰厚的精神财富。李大钊的理想在政治,但是,法学在他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中一直如影随形
2024-10-12 10:47:09
热点推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