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法之窗

为困难群众撑起司法暖心伞

时间:2025-07-07 来源:厦门中院 作者:海辰

“感谢法院对我们的关心,为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我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司法的温度。”

司法救助金集中发放活动

  近日,厦门中院举行了,为6名因刑事侵权行为造成人身伤害,且无法通过强制执行获得足额赔偿的受害者近亲属提供援助和关怀,共发放司法救助金26万余元。其中1名申请人系肢体二级残疾,无劳动能力,长期瘫痪在床,系该村建档立卡脱贫户、低保户。

国家司法救助“一头牵着百姓疾苦,一头系着司法关爱”。

  这是厦门法院常态化开展司法救助工作的普通一幕。

  近年来,厦门法院全面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的意见》,秉持“应救尽救”的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撑起暖心伞,真正做到让司法有温度、让救助有效能,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是主动作为,前移救助关口

  坚持“应救尽救”,对案件中发现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主动引导申请救助。强化各部门协同联动,提高救助案件办理和款项审批发放效率。

二是统一标准,细化救助规范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统一救助标准和条件,兼顾申请人实际情况和同类案件救助金额,综合考虑相关情况,做到公平合理救助。

三是重点保护,践行司法担当

  聚焦老幼病残等群体,尤其是对未成年人始终高度关注,强化法定监护人对救助款项的监管义务,确保未成年人得到特殊、优先保护。

四是积极探索,提升救助合力

  加大联动司法救助力度,进一步拓展司法救助渠道,确保司法救助资金效用最大化,推动矛盾纠纷的化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是注重实效,延伸救助职能

  关注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机制的衔接,积极引导困难群众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特定救助,实现司法精准脱贫。

下一步工作计划

厦门法院将树牢“如我求助”意识,加大司法救助力度,细化司法救助措施,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扶危济困的职能作用,切实让司法救助传递司法温暖,彰显司法关怀。

  出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融媒体中心

[责编:孙满桃]

相关阅读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中国法事网 zgfs.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