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人物

落实“531”优秀民警 | 姚六一:青春,在忠诚为民中闪光

时间:2025-04-01 来源:中国法事网 作者:李佳芳

  2024年以来,西安公安以“五共治三排查一管理”预防警务机制破题派出所主防和基层社会治理,切实做到打防并举、以防为先,坚决守牢“七个不发生”安全底线,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答卷,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创历史新高……成绩背后,是无数基层民警的日夜奔赴——他们俯身一线、躬身力行,让主动警务、预防警务、连心警务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平安实景。即日起,本专栏将聚焦,进行事迹展播。从共建共治到化解纠纷,从隐患清零到服务民生,看他们如何以“微光”汇聚星火,照亮西安的平安底色。

  在西安钟楼西南角,隐藏着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开放式老旧小区——钟楼社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美食档口遍布,是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繁华背后,社区面临着诸多挑战:人员密集,租户多、来往人员多、游客多,治安环境复杂,管理难度较大。

  近年来,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姚六一,凭借着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群众的深情,因地制宜深化“531”预防警务机制,探索出“161”社区警务工作法,将情况复杂的钟楼社区治理成远近闻名的警民和谐社区和零发案社区。

  “落实主防关键是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需要就是我的工作任务,群众满意就是我的工作标准。”在姚六一看来,“161”中的第一个“1”,是坚持派出所主防理念不动摇;第二个“1”是警民携手、警社共治,打造一个平安祥和的社区。他把重点放在6项管理服务上,全力抓好主防警务工作。

  这两年,全国各地居民小区发生火灾的事件屡见不鲜。面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这一重大安全隐患,姚六一扎实开展“三排查”工作,坚决守住安全总闸门。他曾在一楼下水管道后发现插座,顺藤摸瓜找到电线源头。住户起初答应整改却再度违规,引发物业争执。姚六一坚定表态:“为了整栋楼的安全,责任我来担!”最终让住户彻底改正。

  针对社区商户多、矛盾频发的状况,姚六一结合实际,制定了矛盾纠纷联调联解机制,坚决做到矛盾不上交。一家烤鸭店油烟扰民,楼上住户苦不堪言。姚六一联合多部门现场办公,亲自参与改造,通过安装除味设备、调整烟囱走向、封堵窗户等措施,成功化解矛盾,赢得居民赞誉,相关事迹登上《人民日报》。

  面对社区硬件设施差的现实情况,姚六一依靠社区群众,从中选出威望高、能力强、热爱治安工作的 50 人,建立了一支社区治安协理员队伍。同时,他通过 15 个微信群,将 93 个摊位主和 3000 多名群众连接起来,构成了庞大的社区信息网络,为社区管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在科技赋能方面,姚六一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他为社区 20 个单元安装了平安E门,将监控探头由原来的 4 个增加到 33 个,实现了社区无死角防控。有了智慧社区系统的支持,再加上群众志愿者巡逻队和治安协理员队的配合,姚六一管理社区的底气更足了。

  人们常说,脚上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小区的南门到西门,这 200 多米路,姚六一走了 20 年。这 20 年里,他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不是带着社区志愿者队巡逻防控,就是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宣传最新反诈、防盗、防火的法律安全知识;不是在人堆里听着家长里短,了解社情民意,就是在小区年迈体弱或独居的叔叔阿姨家拉家常、做家务。小区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亲切地把他叫“咱家六一”,这份亲昵背后,是姚六一用真心换来的群众信任。

  他十余年如一日照顾王某等患有精神疾病的群众,先后30余次陪同到医院治疗,群众将他当成最信任的兄弟。他联合社区用心用情帮助孤寡老人,十余年悉心照料独居老人李某贞、帮扶双残家庭苍某香等30多位困难群众,使自己成为群众有事时总会第一个想到的人。

  他积极建立帮扶帮教机制,从单纯的管理转变为关心关怀和服务。他联系街办为矫正人员解决公租房、廉租房和低保问题,给他们介绍工作、对象,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把他们当成朋友、亲人。距离近了,感情有了,沟通就畅通了,管理也就容易了。

  从警20年,他始终扎根社区一线,常态化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隐患1800余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100余起,处置违法犯罪重要线索200余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0余名。

  在平凡的岗位上,姚六一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赢得了社区群众的信任,先后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西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今年姚六一又被评为“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相关阅读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中国法事网 zgfs.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