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胡同》
作者:杨清茨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11月
ISBN:9787524105251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现代诗歌作品集,以北京胡同为命题,共收入作者近年来创作的现代诗歌作品100余首。全书分为4个篇章,分别为东城篇“文枢照影”、露台篇“风语微澜”、西城篇“浮塔玉鉴”、中轴篇“龙脊华章”,这些作品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将北京胡同的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杨清茨,文学硕士,诗人、作家、书画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东城作协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高校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诗作及各类文章常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诗刊》《中国作家》《文艺报》《北京文学》等报刊。主创音乐诗剧《血沃中华》获文旅 部“百年百剧”奖,诗歌获光明日报社“美丽中国·诗词地名奖”“十佳当代诗人奖”及“长征文艺奖”多项奖项;散文集《何曾东风旧》获第十届冰心散文奖、第二届国际冰心文学奖(伦敦颁奖)、世界华语文学奖、浙江省第 39 届优秀出版物奖等。
序言
清茨小语
—— 谢 冕
清茨是南京人,南京那地方我熟悉,秦淮河、乌衣巷、 雨花台、燕子矶,乃是江南名胜之地。清茨诞生于此,茨是河边常见的小草,茨菇我也熟悉,它们依水而生,是水的女儿。 清茨的名字是个充满了江南情调的名字,于是有了秀丽灵动的江南女子的风韵。我和清茨在一家德国啤酒屋小聚,我喝德国黑啤,她不饮酒,茹素。也有幸拜访过她的书画室。清茨多才多艺,做公益,写字、画画、写散文、写评论、写剧本,也写诗。文艺界少见的多面手,跨界跨得很好。而她却是女性,尤其难得。
我读过清茨的诗文,也欣赏过她的字画,但她写的关于北京胡同的诗,却是让我惊喜交加!大家知道,胡同是北京所独有,在别的地方,叫巷子,叫弄堂,或叫做别的什么, 胡同是来自北方民族的称呼,是仅仅属于北方的,而这个来自江南的女子,却偏偏爱上了胡同,一写,再写,写成了一本书!这里是砖塔胡同,这里有一座八角七重檐的一座古塔,这里沉睡着耶律楚材的老师,春风怡荡,芳草蓁蓁,憩于小园,这日子说长也不长,就是转眼的七百年!这里是松树街胡同,连我这个“老北漂”都不知道的地方。她硬是“挖掘”了出来!她写道:“柳絮忧伤铺天盖地地扑过来。”
更著名的是史家胡同:700 年的寿岁,700 米的身长, 这里生长着一个漫长的风华绝代!在这里,在这条名为史家胡同的巷子里,走过一代代名人。24 号院,一个叫作“小姐家的大书房”的房子,凌叔华住过。在这院子里,出现过辜鸿铭、胡适、齐白石、徐志摩、沈从文,还有泰戈尔的身影!这个巷子,这座庭院,“将生活融进了艺术,将艺术过成了生活”。
一个江南女子在北京定居了二十年。爱上了这座城,爱上了这座城里的胡同。她用她的脚步踏过,她用她的心爱过, 抚摸过,思考过,她更是用她的一支彩笔雅静、优美、深沉地书写过!这不是一般的诗歌,这不仅是艺术和技巧,这是用她的心。清茨写北京的胡同,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诗人在写作,更像是一个历史学家,一个民俗学家,一个考古学家在写作。她读过《宸垣识略》,她读过《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她读过元杂剧《张生煮海》,古典的、近代的、现代的书,都是她的案头的必备。用心地写,用心地思考,用心地表达,最重要的,是用心地爱。
2025年6月20日于北京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