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街道派出所紧紧围绕服务综治和平安建设目标,依托见义勇为工作站及工作室,坚持将见义勇为事业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组织保障、优化服务机制、深化宣传引导,推动见义勇为工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辖区已涌现见义勇为积极分子3人、先进事迹5起,其中多起案例获央视、省级媒体广泛报道,形成了崇德向善、弘扬正气的良好社会风尚。
党建引领夯实保障基石
街道派出所见义勇为工作站切实发挥党建工作示范引领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见义勇为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三会一课”“砺警讲堂”等载体,强化思想引领,推动基层见义勇为工作站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
与此同时,健全“组织架构、工作站职责、站长职责、工作人员职责、信息员职责、志愿者职责”等工作制度,由派出所教导员担任站长,明确2名专职人员负责信息收集、上报等具体工作,并将5名社区民警、15名社区辅警纳入工作站组织框架,目前辖区已建立7个见义勇为工作室,吸收见义勇为志愿者200余名,不断壮大志愿者工作队伍。
街道派出所积极构建“网格+警格+义格”联动融合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见义勇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行为确认协作配合机制、表彰奖励适时跟进机制,使得见义勇为行为得到及时确认,见义勇为典型得到及时表彰,见义勇为事迹得到及时弘扬。去年以来,快速确认6起见义勇为行为,2起获通报表彰,1人被评为区级“见义勇为积极分子”。
服务为本强化权益保障
针对见义勇为行为认定、权益保护等现实难题,街道派出所通过开展案例讲评、情景模拟等业务培训5场,充分运用日常考核、台账检查等方式,明晰见义勇为工作“干什么、怎么干”,切实提高见义勇为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先后获评季度“优秀见义勇为工作室”“见义勇为工作室季度之星”。
他们依托“星级工作室”季度评选,及时总结去年三季度花溪社区、河苑社区成功经验,归纳不足之处,把见义勇为工作作为派出所社区民警和社区的重要专项工作,纳入派出所和社区考评体系,在考核中增加相应分值,评选结果纳入月度、年度考核,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此外,街道派出所建立“惜英雄、重英雄,更怜英雄、爱英雄”的常态化慰问机制,从实际行动上关爱见义勇为人员,重点帮扶特殊困难人员,通过“一对一”结对帮扶,同时结合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座谈等方式慰问和了解见义勇为人员家庭、工作、生活等情况。今年以来,利用节假日等契机开展常态化走访慰问6次,组织见义勇为人员体检3人次,切实保障见义勇为人员权益。
宣传引领凝聚社会共识
为进一步拓展社会力量投身见义勇为事业,街道派出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依托微警务一体化业务管理平台,通过“微信红包”激励作用,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到治安维护、线索发现的过程中去。去年以来累计发放红包700余个,大大提升了网格员、热心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他们以辖区现有10名市级以上见义勇为表彰事迹为宣传点,结合今年来涌现的社会群众、辅警见义勇为典型案事例,利用入户走访、集中清查、反诈宣传等工作契机,组织民警、辅警通过挂横幅、发传单、贴海报、摆展板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见义勇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实现见义勇为工作“进社区”“进网格”“进单位”“进家庭”“进网络”的“五进”目标,延伸宣传触角。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宣传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份。
街道派出所还发挥见义勇为英雄模范标杆作用,对每一宗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及时发现、及时确认、及时表彰、及时宣传,联合主流媒体进行广泛报道,在全社会营造“讴歌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良好氛围,力促“奖励一人、带动一批、影响一方”。2024年4月,“老船员张国旺勇就落水男子”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央级、省级等媒体争相报道,有效营造了“学英雄、争先锋”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刘歆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