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警察与法

攀枝花:深耕生态警务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时间:2025-08-21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作者:谭广涛 付婕 肖雷

  晨曦微露,薄雾萦绕林间。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民警钟斌带领辅警林丽,踏着露珠向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发。翻开钟斌这位保护区生态警务联防共治工作站“生态警长”的巡逻日志,密密麻麻记录着前一天的巡查足迹:“7∶00,苏保区东入口;8∶00,沿三号巡护道行进;9∶30,无人机备勤检查……”点滴记录背后,是攀枝花公安精心编织的一张守护绿水青山的生态警务防护网。

  攀枝花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矿产资源丰富、农林产业发达、康养旅游蓬勃发展。攀枝花市公安局立足公安主责,通过构建生态警务体系,为这座“矿业重镇”向“生态美市”的华丽蝶变注入强劲公安动能。

生态警务工作站构建防护新格局

  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安局通过在重点区域设置生态警务联防共治工作站,派驻“生态警长”,把警务服务前移、风险防控前置、法治保障前倾,将公安工作深度融入生态保护最前沿。

  “上个月,多亏了景区管理员及时上报,我们3分钟就赶到现场处理了一起涉嫌非法狩猎野生动物的案件。”钟斌说。生态警务联防共治工作站建在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定期开展保护区生态安全隐患排查、生态信息收集,组织义警和企业内保人员开展安全巡护,全力织密生态保护防控网。

  据了解,攀枝花公安选取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墨金沙”等生态敏感区和游客聚集地作为支点,建立生态警务联防共治工作站,实施“生态警长”派驻制,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全域覆盖的生态警务职能体系,显著提升了生态治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这样的工作站,全市共有4个,公安、林业、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常态入驻、实体运作,提升了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的精确预警、精细管控。”攀枝花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政委吴江说。

区域警务协作共守一江清水

  2023年5月,川滇两省六市(州)建立金沙江流域警务协作机制(四川省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昭通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积极推动“一江共治”。依托该机制,2023年6月,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与云南省华坪县公安局建立了高效的信息互通、案件移送、异地协查、执法联动制度,坚持月度信息共享、季度联合巡查,使跨区域生态违法犯罪行为无所遁形。今年1月至7月,西区分局与华坪县公安局联合在交界水域开展联合巡逻执法7次,会商研判10次,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4处,化解矛盾纠纷10起。

  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金沙江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保持I类水质,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3年达到100%,被誉为“水中大熊猫”的珍稀物种桃花水母重现金沙江。

群防群治打造“花城绿盾”

  2024年5月,攀枝花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牵头组建“花城绿盾”生态义警队伍,广泛吸纳攀枝花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蓝天救援队和登山、游泳、摄影等相关协会以及户外拓展公司等200余名专业志愿者,并积极发动涉林涉矿企业员工加入,将生态保护的触角延伸至江河湖泊、山林原野的“最后一公里”。

  7月15日,在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密林中,曾是矿工的老李佩戴着“花城绿盾”红袖标,熟练地清理巡护通道。他腰间的急救包里,创伤药和野生动物救助指南一应俱全。“上个月在这里救助了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领角鸮。”他指着树干上的痕迹说。

  “花城绿盾”生态义警队伍深度参与山林巡防、线索摸排、紧急救援及生态宣传,2024年5月至今年7月,共提供300余条有效线索,为成功侦破30余起涉生态案件提供了关键支撑。

  除了“花城绿盾”生态义警,另一支群防群治力量“田间警务队”也在乡野田间迸发着蓬勃活力。他们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常态化开展农资打假、巡查防盗,依法严厉打击盗采蔬果、破坏农业设施等违法犯罪。“公安民警不仅守护平安,还指导我们识别假农资!”一位农资店主感慨道。

  责任编辑:郭雨佳

相关阅读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中国法事网 zgfs.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