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法之窗

守护精神家园 传承抗战精神

时间:2025-08-29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作者:辛闻

编者按

  每一处抗战纪念馆,都是一段烽火岁月的见证,一种承载伟大民族精神的记忆。百团大战纪念馆,再现了全面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展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辉煌一页。新四军纪念馆,展示了新四军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铁军精神”。时代在变,精神永恒。《人民公安报》今日聚焦在此驻守的人民公安,看他们如何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抗战精神。

阳泉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守护百团大战纪念馆 践行初心使命

  8月27日,阳泉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组织青年民警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刘曙光 摄

  狮脑山巍然屹立,百团大战纪念碑耸立于山巅。这里既是中共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的地理标志,更是铭刻于每一位阳泉公安民警心中的精神图腾。

  8月28日,清晨7时30分,狮脑山还笼罩在一层薄雾中,阳泉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政府大院派出所所长史超已经带领民警辅警开始第一轮巡逻。“今年暑假以来游客量大幅攀升。”史超一边检查护栏一边说,“最近经常下雨,我们得赶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开馆前把整个区域排查一遍,确保游客安全。”

  “今年7月以来,这里接待游客总量达18万人次,仅7月的接待量就达到去年全年的45.4%。”城区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大队长左建峰告诉记者,面对游客量大幅增加带来的安保压力,他们坚持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服务前移原则,提前谋划、精准布防,派出所、巡特警、交警等多警种联动,依托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人流高峰,创新实施潮汐布警模式,实现警力部署与游客高峰精准匹配。

  说话间,一名小男孩哭着拉住巡逻民警李毅的衣角:“叔叔,我和爸爸走散了……”李毅蹲下来,一边安慰一边询问情况,通过联动景区广播,不到10分钟,孩子的父亲就急匆匆赶到了警务室。据统计,今年以来,城区分局累计投入警力近1700人次、车辆350辆次,全力护平安,服务人民群众,实现了刑事、治安案件“零发生”。

  在做好秩序维护的同时,城区分局积极拓展警务服务功能,政府大院派出所在百团大战纪念馆广场设立集治安管理、纠纷调解、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警务服务站,成为平安景区建设的核心支点,更成为警民连心的重要纽带。

  这些日常警务工作,不仅是对平安的守护,更是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实践。“百团大战蕴含的伟大抗战精神,早已成为阳泉公安队伍的力量源泉。”城区分局局长窦玉琦告诉记者,他们充分依托纪念馆红色资源,将抗战精神深度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微党课、参观见学、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夯实理想信念根基。

  城区分局尤其注重对新警的红色传承教育,要求每一位新入警民警都必须走进百团大战纪念馆,接受“红色第一课”,在重温革命历史、感悟英雄事迹中系好从警“第一粒扣子”。“站在这里听革命故事、面对警旗宣誓,那种使命感是任何课堂都无法比拟的。”义井派出所青年民警王若洲感慨道。

  “我们很多民警都能讲几段百团大战的故事。”政府大院派出所教导员潘孝远告诉记者,所里组织民警开展“红色微党课”“执勤间隙学历史”等活动,让抗战精神从书本走入日常,成为凝聚警心、激励斗志的力量之源。

  暮色渐深,华灯初上。百团大战纪念碑在夜色中默默矗立,而山下派出所的灯光,依旧明亮。“我们将不断深化‘警景融合’工作机制,做优平安建设、做细群众服务、做强红色传承。”窦玉琦说。

  (记者 杨宇雨通讯员 史丽莉 李晋泉)

  相关链接

  百团大战纪念馆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顶峰,是中国唯一以百团大战为主题的纪念馆。馆内展出470余幅图片、200余件实物、10余处场景,生动记录了百团大战的战役过程。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这里每年吸引40余万游客前来参观。

盐城市公安局大洋派出所:驻守新四军纪念馆 传承“铁军精神”

  8月27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民警刘婵在新四军纪念馆向学员讲述新四军历史。张凯峰 摄

  在江苏省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巍然矗立,庄重而肃穆。这片东部沿海的土地,曾是重建新四军军部的重要所在地,被誉为“苏北的延安”。如今,它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每日人流如织,年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新四军纪念馆门前,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蓝天映衬下分外鲜明。身着藏蓝警服的民警辅警穿梭于人群之中,指引路线、解答疑问、提醒安全——他们来自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大洋派出所,负责新四军纪念馆及周边辖区的安保工作。5年来,他们日复一日守护在这里,平均每天行走两万余步。

  新四军纪念馆作为国内全面展现新四军抗战历史的综合性纪念馆,占地120亩,珍藏文物、史料等超过1.8万件,其中珍贵文物572件(套)。这里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更是公安机关重点守护的红色地标。

  “保卫好纪念馆,就是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大洋派出所所长朱青海介绍,派出所专门成立了纪念馆警务队,建立起“定时+错时”巡逻机制,全力筑牢安全防线。

  走进纪念馆,大洋派出所的警务室就设置在显眼的位置。“警务室接入了20余路高清监控,实现馆区全覆盖,民警辅警每日开馆前对展厅、消防通道、安防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闭馆后再次清查,确保万无一失。”朱青海说。

  2022年7月,一场暴雨来临前,巡逻民警发现纪念馆屋顶存在破损风险,立即协助馆方转移珍贵文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置,近百件文物安然无恙。

  “民警是我们的‘守护神’。”新四军纪念馆馆长仇金标表示,公安机关不仅保障了馆舍安全,也为游客提供了诸多便利。

  近3年来,纪念馆警务队共处理游客求助200余次,找回失物40余件,调解纠纷20余起,馆区始终保持重大案件、事故“零发生”。

  “我父亲是新四军老战士,他曾在这里战斗过。”今年4月,一位来自上海的老人带着模糊的老照片,希望寻访父亲的足迹。民警吴玉祥利用休息时间查阅史料、联系专家,最终帮助老人确定了父亲当年的战斗地点。老人热泪盈眶地说:“谢谢你们让我找到了根!”近年来,大洋派出所与馆方合作建立“红色记忆”寻亲服务机制,已帮助10余位革命后代找到了先辈的足迹。

  此外,借助地处红色教育基地的优势,大洋派出所还着力打造“铁军精神”警队品牌,组织民警辅警学习新四军历史、聆听抗战故事,将“铁军精神”转化为忠诚履职的强大动力。“先辈们在这里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守护好辖区义不容辞。”从部队转业的民警姚广军说。2024年,大洋派出所荣立集体二等功。

  夜幕降临,纪念馆灯火渐熄。民警完成最后一轮巡查,与馆方值班人员交接工作。警车缓缓驶离,红蓝警灯与纪念馆的彩灯交相辉映,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守护纪念馆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朱青海表示,大洋派出所将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记者 杨青春通讯员 曹磊 张凯峰)

  相关链接

  新四军纪念馆的基本展陈,包括“民族危急铁军诞生”“抗日战旗遍插华中”“重建军部浴火重生”“兵民鏖战坚持敌后”“战胜困难建设根据地”“局部反攻扩大解放区”及“走向胜利铸造辉煌”等七个部分,反映了新四军的烽火岁月。

  责任编辑:李然

相关阅读

本网概况 通知公告 投稿专区 人才招聘 对外联络 法律声明 人员查询 联系我们

中国法事网 zgfs.cslai.org 版权所有

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 主办 法治文艺专业委员会 承办

京ICP备13008251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1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2014号